真邪了门了!
火箭队,一支赛季初被各种唱衰的队伍,愣是把一场落后25分的比赛给硬生生掰了过来。
最后6分钟,那叫一个刺激,简直是心跳加速剂。
格林,小史密斯,申京,这几个被寄予厚望的年轻人,总算让人看到了点儿“兑现天赋”的意思。
说实话,之前火箭的表现,用“恨铁不成钢”来形容都算客气的。
球迷们天天盼着这帮年轻人能打出来,但看到的更多是起伏不定。
可这次,不一样了。
常规时间最后1分钟,落后8分,三个球的差距,搁谁都觉得悬了。
可偏偏,格林开始了他的个人表演。
一个中距离,先追两分,稳住军心。
然后,小史密斯来了个排球大帽,直接把对方的扣篮扇飞,提振士气。
紧接着,小史密斯又是一记三分,硬是把分差缩小到了3分。
最让人眼前一亮的,是格林那个抢断。
当时,火箭落后3分,时间不多了。
格林直接冲到前场,像猎豹一样,把对方的传球给断了。
这不仅仅是技术,更是拼劲儿!
有了这个抢断,火箭才有了扳平的机会。
乌杜卡教练也是真敢用人,暂停回来,直接布置战术让小史密斯接球。
这招棋,明显是防着对方教练纳斯来个“砍鲨”战术。
结果,小史密斯第一罚进了,第二罚故意不中,申京心领神会,一个补篮,把比分追平,拖入了加时。
加时赛,申京彻底爆发,一个2+1,火箭第一次领先。
格林也不含糊,压哨三分,稳住局势。
小史密斯再来一记三分,直接把分差拉开到6分,奠定胜局。
整个过程,就像一部好莱坞式的逆袭剧。
但是,咱们也不能光看热闹。
这场球,暴露出来的问题也不少。
比如,为什么前三节挖了那么大的坑?
为什么关键时刻总是要靠球星个人能力来解决问题?
要知道,篮球不是一个人的运动。
火箭想要真正崛起,光靠这几个年轻人偶尔爆发是不够的,需要更成熟的战术体系,更稳定的发挥。
而且,从另一个角度来看,这场胜利也挺讽刺的。
范弗里特被驱逐,反而激发了年轻人的斗志。
这是否说明,有时候,球队需要给年轻人更多的机会和空间,让他们去犯错,去成长?
现在很多球队,都喜欢用老将来带年轻人,觉得这样更稳妥。
但实际情况是,老将的经验固然重要,但年轻人的活力和创造力,同样不可或缺。
当我们习惯性地将火箭的低迷归结为“年轻球员经验不足”时,是否忽略了球队的战术安排和培养方式也存在问题?
这场胜利,对于火箭来说,不仅仅是一场球的胜利,更是一次宝贵的经验。
它告诉我们,年轻球员有潜力,但需要时间和空间去挖掘。
它也告诉我们,有时候,放手一搏,反而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。
这场球的最后,格林、小史密斯和申京拥抱在一起庆祝。
那一刻,我们仿佛看到了火箭的未来。
但愿,这个未来,不是昙花一现,而是真正的崛起。
毕竟,球迷们已经等得太久了。